首页

国产免费女女脚奴视频网

时间:2025-05-28 14:16:17 作者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 浏览量:99141

 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27日电 题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

  中新社记者 张玮

  5月下旬,数十万只候鸟掠过额尔古纳河上空,飞越中俄边境线,一路向北飞向西伯利亚。

 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、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。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,有3条穿过内蒙古,其中东亚—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、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。每到春夏季,这条候鸟迁徙线沿途“处处闻啼鸟”,宛若一幅“百鸟翔集图”。

4月14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赤麻鸭正准备振翅高飞。 闫立新 摄

  据监测,截至目前,在内蒙古越冬的水鸟达16万余只,涵盖6目8科26个物种。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的赤麻鸭,越冬种群数量达13.2万只,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%以上。

  成群的鸿雁排着整齐的“人”字形队列翱翔;赤麻鸭在浅水区悠闲地游弋;优雅的绿头鸭、鸬鹚或低头觅食,或舒展双翅……5月中旬起,额尔古纳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。

 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、面积较大的湿地。每年春季,大量候鸟从鄱阳湖、洞庭湖一带的南方湿地逐渐向北迁徙,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飞出国门。

4月17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绿头鸭在水中悠闲休憩。 闫立新 摄

  监测数据显示,额尔古纳作为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,每年在这里停留、繁殖栖息的鸟类约达2000万只。

 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。57岁的牧民包斯琴巴图是在保护区所在的毛仁塔拉草原上长大的。20世纪90年代,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,包斯琴巴图做起了巡护志愿者。“生态越来越好,鸟儿越来越多了。”

3月28日,内蒙古科右中旗,小天鹅结伴在湖边漫步。 毕力格 摄

  2024年,保护区引进“科尔沁”智慧管理平台,用一个“大脑”支配28个“眼线”和“触角”。“智慧平台观测结合人工巡护,定位更高效精准,对候鸟栖息的干扰也能最小化。”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高文华介绍说。

  2025年春季迁徙季,保护区监测鸟类数量达19万余只,较去年同期增长124.5%。其中,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物种名录的青头潜鸭数量最大集群达20余只,“鸟中大熊猫”东方白鹳也在这里筑巢繁育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湖北枣阳:秋阳夕照 古韵悠长

海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李锋表示,三乐旅游铁路开通运营,对优化三亚、乐东两地乃至海南省交通运输体系和旅游布局,推动旅游交通融合发展,加快三亚经济圈产业融合具有重大意义。三乐旅游铁路开通后,将加速三亚经济圈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良性互动,推动产业结构升级,加速区域融合发展。

既是稳压器又是储存器 这个巨型“充电宝”不一般

云南大学是中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,2023年是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。云南大学官方网站显示,该校下设28个学院、10个研究机构,1个附属医院,现有在校师生3万余人,先后被列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、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大学和省部共建高校、国家首批“一流大学”建设高校。(完)

日本2024年度预算防卫费创历史新高 中方回应

从“水果阿姨”到“鹅腿阿姨”,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在大城市辛勤劳作的变迁与见证。她的走红有偶然性,但也足够合理,毕竟谁会不佩服、不欣赏为生活一直努力的人呢?

国际识局:“星舰”三次试射后,马斯克的“火星梦”还有多远?

靖州是典型的“八分半山一分田,半分水域加庄园”山区林业县,森林覆盖率达76.04%。该县总碳储量高达2243.66万吨,人均GEP(生态系统生产总值)达14.97万元,最高区域达46.42万元,位居湖南省前列。

江苏实施十大行动帮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

宁波5月2日电(林波) “这是我们露营地开业以来的第一个‘五一’假期。”5月2日,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贤庠镇青莱村的“最北营·海风巷子”露营地内,“00后”台胞王美淳正忙着制作咖啡、台式奶茶、香肠等美食,“假期第二天的人气比第一天还要高,快忙不过来了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